疯女人用英语怎么说(该怎么翻译FiftyShadesofGrey五十度灰)
就在「五十度灰」上映前,剧角君向某友人推荐此片。友人即刻豆瓣搜索,看了以后她直呼恶心。她说“这个片子的台湾译名是「格雷的五十个阴道」…”全场震惊,直到仔细看过,原来是「格雷的五十道阴影」,偏偏在“影”字换行了。不过,我国对海外片的译名绝对堪称一绝。美国人喜欢一目了然,不喜欢拐弯抹角,能找到一个字表达出含义的,绝不用两个字,所以大多好莱坞电影的英文原名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还好在引进的时候没有直译片名,让我们没有错过这些好看的电影~
最经典的要数《这个杀手不太冷》,原名只是杀手大叔的名字Leon,看到这个不知所以然的单词,你会有兴趣点进去看么?真是要感谢中文的博大精华,中文译名很好的总结了电影的精髓。
超豪华阵容的《特洛伊:木马屠城》,中文名甭管贴切与否,好歹色香味都有,英文名则一个Troy,不认识这个单词的同学恐怕也不知道他讲的是经典史诗传奇木马屠城。
即使是那部感动了天下无数怨男旷女的《泰坦尼克号》,原名也只一个字TITANIC。亏得这单词长,一个单词足够翻译成四、五个中文音节,叫泰坦尼克也罢,铁达尼号也罢,都符合中国人四字一句的节奏美学。当年那轮船要叫个rose、mary、john什么的,真不知道这电影名该怎么起了。
州长阿诺德·史瓦辛格的一部猛片《蒸发密令》还原成英文,只不过也是简简单单一个单词:Eraser,原意是擦除器、橡皮。说实话,比之中文名的震撼程度,这两个英文名的感觉可差的太多了。若是你当年看录像时看到的是《结束的人》和《擦除》,铁定不会进去看的。
还有那《黑客帝国》和《22世纪杀人网络》,虽然这两个名字俗气不堪,都不靠谱儿,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俩名字很吸引眼球。再回过头来看英文原名,就是Matrix一个字而已。后来两部学乖了,加了副标题,也不过两个单词Reload和Revolution。真是惜墨如金。
金·凯瑞以前有部名作《变相怪杰》,中文名翻译的也不错,而英文仍旧是一个字,而且既不如TROY有文化底蕴也不象MATRIX一样新潮,连四级没过的中国大学生都认识:MASK,面具。
有一部片子是主角在一个电话亭里被人拿狙击枪瞄着,只要他胆敢放下话筒就会被杀,于是主角只好不停地听那人唠叨,直到濒临精神崩溃。很不错的片子,节奏也罢,演技也罢都可圈可点,只是英文名单调的紧,叫the phone booth,直译为电话亭,让人看完这名字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片子。曾经有几个傻大黑粗的新西兰小MM,散场的时候一边离开一边抱怨说还以为是浪漫爱情片呢。真是新西兰窦娥,冤呐。中文译名《狙击电话亭》,就很好的涵盖了电影的大概故事和类型。
其他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近两年的几部名片什么Sign(恶兆),Hole(鬼地方),Identity(致命ID), Forgotten(灵异拼图), Village(灵异村庄),others(小岛惊魂)全是单字蹦出来。按说恐怖片嘛,怎么也得在标题上渲染渲染,好钓钓观众胃口。所以刚才列举的那几部片子的中文译名,俗归俗,也能叫人悚然一惊。可若单单列举英文名的话,恐怕大家都以为是托福词库呢。那The others中文翻译成《小岛惊魂》虽然恶俗,我们也实在不能怪译者,试想若是直译成“他们”,该是何等乏味呵。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英文已经是韵味说尽了,中文即使直译也一样味道十足。就着霍普金斯那两道湛蓝色的邪恶眼神,光是回味这个名字就让人浑身起寒战了。《出水芙蓉》,英文叫Million Dollar Mermaid,两个名字虽不尽相同,但都值得反复品味。Lolita《一枝梨花压海棠》则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可惜Lolita这个词已经被一些Lolicon污染了,还有Wind Talker(风语者),Horse Whisperer(马语者),Walk In The Cloud(云中漫步),都是取其神而不着相的典范。
像威尔·史密斯那部Wild Wild West(飙风战警),光看名字就让人想乐。至于小汤哥的Eyes Wild Shut,连中文名都玩了个花活儿叫《大开眼戒》,相映成趣。还有金·凯瑞的Me, Myself & Irene译成《一个头两个大》,两个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搁到一起,充分表现出电影里主角精神分裂的特点。
外国人在翻译中国电影名的时候,就好像对付中国菜一样,甭管你中文名叫什么,一律按电影内容直译;说的语文课点,咱们起名字追求的是中心思想,而外国人起名字要的是段落大意。《十面埋伏》在海外上映的时候,英文名叫作“the house of flying daggers”(其实如果他们认真看过这片子,就该知道剧情大意不是飞刀门,而是wild fuxking time and time again),《霸王别姬》更过分,叫Farewell, My Concubine,直译别了我的小老婆,真是毫不含蓄,直切实质。所以要是有机会去国外的录像带店逛,看到名字拖的老长老长,甭问,90%是中国电影。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那部Crouching Tiger and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龙》,也不知老外念着绕不绕嘴。
其实如果看港片看多了,仔细注意中文下的英文字幕,就会发现虽然那些都是港人自译,也能发现不少奇趣之处。史迪芬·周的片子人人都烂熟于心,《唐伯虎点秋香》的英文名就叫the fighting scholar,大见异趣。一代不朽之作《英雄本色》,英文翻成a better tomorrow,比照电影结尾之处,叫人读之心中一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周润发曾经拍过一部严肃题材的《郁达夫传奇》,英文叫the cheery blossoms, 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中文冷冰冰的传记色彩。而近两年的香港电影奇迹《无间道》,则充分考虑了外国人不懂佛经的现实,直接了当翻译成Internal affairs, 还好,还好不是Continuing suffering from Hell。
既然说到这个,就不能不提到广大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了,他们创造了很多神迹,很多乏味的英文名经他们的手化腐朽为神奇,但也有一些化神奇为腐朽,或者化腐朽为更腐朽。
普通一点的,象是把金·凯瑞的liar liar翻译成《大话王》,Me, Myself & Irene翻成《一个头两个大》,都是平凡中见闪光。有些文学素养都特别高,喜欢逮找机会就要发挥一下。有些发挥的恰到好处,给片子添色不少:比如Top Gun翻译成《壮志凌云》,形散而神似,可谓神来之笔;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译成《廊桥遗梦》,更是比原文胜过一筹。有些则才情太盛,把The Sound of Music翻译成仙乐飘飘到处闻、真善美,就真叫人毛骨悚然。
说个题外话,the day after tomorrow在国内被翻译成《后天》,被人嘲笑。但小编觉得不冤枉,这个标题的原意应了那句宣传语“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e will be”, 强调的是明天过后无处容身的绝望,重点是“之后”。翻译成“后天”语意上没错,可原文中强调的重点却没有了,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时间代词,无法让人体会到面对未知未来的惶恐。何况从语感上来说,“明日之后”四字一句,也比“后天”也更符合中国人的节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