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3-07-28 15:21:35
点击下载作者:杨静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学试读:编写说明
《中药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紧扣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对中医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具体组织,全国1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联合编写。中药学是阐述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知识及相关技能等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中药学是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医、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中药、中药制剂专业必修课程。本教材亦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全书分二十八个模块和技能实训部分。模块一至七阐述中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性能,配伍,用药禁忌,剂量与用法。模块八至二十八结合中职类学生特点,紧扣行业准入考试大纲,确定教学大纲,遴选了129味重点药(文中以“∗”标注)和二百余味一般药,阐述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技能实训部分分别从药物的采集、炮制、性能配伍、剂量煎服奠定基础常识,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能和功效应用,以案例分析形式感知中药性味,熟悉常用药物的功效及特殊用法用量,建立一定的辨证用药能力。书末附有中药索引。
本教材有如下特点:①体现通用教材的广泛性,同时突出教材的实用性。知识面广,涵盖中医、中医康复保健、中药、护理等多专业考点,符合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紧扣“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结合行业准入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对“双证书”获得的需求,符合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要求。③创新教材的表现形式。扫描每味中药专属的二维码,即可图文并茂地查看该药相关内容。使得本教材突破传统纸质书籍的局限,成为一个多媒体的信息载体,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拓展阅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升学习效果。④教材药名、药性、用法与用量等多项内容参照国家标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编写(对极少数此部药典已删除的药材,因现行执业考试考纲有要求而做了保留)。
本教材由11所院校专家通力合作编写,按教材编写顺序,正文部分执笔老师如下:汤建清(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姜侠(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解表药);王宇卿(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清热药);赵兴蕊(泻下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吴少珍(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杨静(温里药);周敏(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谷勇(驱虫药,拔毒化腐生肌药);杨小兰(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周玉丽(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李强(收涩药,涌吐药)。技能实训部分由以下老师执笔:汤建清(中药材的生长与采集);姜侠(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与配伍,解表药的应用);王宇卿(中药审方的应用,清热药的应用);周敏(理气、消食药的应用,止血、活血化瘀药的应用);杨小兰(补虚药的应用)。
编写过程中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唐德才教授等诸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扫描二维码阅读的数字化素材部分,由微信公众号“阅草堂®”提供后期维护,此部分如有纠错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OurHerb@qq.com。
本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探索过程中还有待完善。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若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各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药学》编委会2018年3月模块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学习目标】
熟悉中药及中药学的概念。
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秦汉以来各历史时期主要药学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药学的发展。【结构导图】
案例导入
人们大抵已经知道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建筑,烹饪,渔猎,耕种,无不如此;医药也如此。这么一想,这事情可就大起来了: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累积下去,乃有草创的纪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的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拉伯人的经验,有印度人的经验,则先前所用的牺牲之大,更可想而知了。——鲁迅《南腔北调集》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总称。绝大多数的中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也有少部分为化学加工而来(多数为古代炼制“丹药”的产物)。中药大多数产于中国,少部分为外来产物(如乳香、没药、胡椒等)。
习惯上,人们把古代记载中药相关知识的典籍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本草学在近代被称为中药学。所谓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学又细分成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学、中药养护学等多个学科。一、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以渔猎和采食自然植物为生,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食物可以导致呕吐、麻木、腹泻,有些食物可以缓解疼痛、排除不适,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药物和食物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种植、驯养那些能够用来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植物和动物,将其专门用作“药物”,并将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口耳相授,代代流传。二、夏商周时期
人们从野果和谷物的自然发酵中获得启示,慢慢掌握了酿酒的技巧。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不仅可以兴奋、止痛,还可以温通血脉,在汤药制作中时常作为溶媒,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的使用方法也发展为文字记载。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成书于战国时期。整理小组按其目录后题有“凡五十二”字样,将其命名为《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方剂的著作。书中收载药物247味,在处方用药方面,已初步运用辨证论治原则。《五十二病方》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了内服汤药之外,还有敷贴法、药浴法、烟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等,治疗手段多样化,也是医药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三、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后世一般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全书以朴素的、唯物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人和自然的统一观,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前1世纪~1世纪),一说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2世纪)。全书载药365种,含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药物按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本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本经》的问世,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著作,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是源于《本经》修撰而来的。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编著于480~498年。他将历朝历代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搜集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整理成书,共得药730种。他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新方法,把药分为草、木、米食、虫兽、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为便于治疗参考,陶弘景还首创按治疗性能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祛风的药物有防风、秦艽、防己、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
南朝雷敩编著的《雷公炮炙论》介绍了近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阐明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五、隋唐时期
公元7世纪中叶,随着国家的统一,初唐交通和贸易逐渐发达,西北少数民族内迁,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断输入,使唐代的药品数目及种类不断增加,丰富了我国药物学的内容。而被当时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由于编著时存在的种种不足以及梁后一百多年来,传抄改移所出现的谬误,已不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朝廷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它比欧洲最早的药典,即纽伦堡政府于公元1542年颁布的《纽伦堡药典》早了883年。此书由唐·苏敬、长孙无忌等23人编撰于显庆四年(659年),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纠正谬误多处,共计54卷,载药844种(一说850种)。《新修本草》除增加了作为镇静剂的阿魏、泻下剂的蓖麻子及杀虫剂的鹤虱等现代常用的、确有疗效的药物外,更吸收了不少外来药物,如安息香、胡椒等。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河,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新修本草》在编写过程中,遵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它承袭了历代本草的优点,对本经文字,皆留其原貌,不臆加窜改。
由于《新修本草》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在当时及以后长时期中,在国内外医学领域中都起了很大作用。唐朝政府将其规定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推广至全国,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此后历代主要本草书籍如《蜀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以其为基础编撰而成。《新修本草》在成书50多年后,有日本学者带其回国,后作为日本医学生的必修课本。据日本律令《延喜式》记载:“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又说:“凡读医经者,《太素经》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足见日本医家对本书的重视,也说明本书对日本医学影响之深远。该书也同时传到朝鲜等邻邦,对这些国家的医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新修本草》成书后数十年中,民间单方验方大批涌现出来。陈藏器便以收集《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著成《本草拾遗》一书,对《新修本草》做了补充。
唐至五代时期对某些食物药和外来药都有专门的研究。由孟诜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的《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李珣的《海药本草》,则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六、宋、金、元时期
活字印刷、版刻的应用,为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新修本草》问世后,历300余年,由于社会的发展,药品数量的增加,宋开宝六年(973年)刘翰、马志等9人取《新修本草》《蜀本草》加以详校,参以《本草拾遗》,“刊正别名,增益品目”,定名为《开宝新详定本草》,计20卷。第二年又重修增加品种,订正分类,收载新旧药物983种,共21卷,定名为《开宝重定本草》。
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由宋·苏颂(1020—1101)等编撰,亦称《图经本草》,其中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书中还记载了300多种药用植物和70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记述了盐、铁、水银、白银、汞化合物、铝化合物等多种物质的制备。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以及植物标本的绘制,都在相应学科中占有领先地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唐慎微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年)。本书系将《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两书合一,予以扩充调整编成,重在汇集前人有关药物资料,参引经史百家典籍240余种,所摘古本草条文尤多,弥足珍贵。又辑众多医方,各注出处,为宋代本草集大成之作。其资料之富、内容之广、体例之严,对后世本草发展影响深远。《本草纲目》即以此书为蓝本,李时珍称之“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载方788首,所收录的方剂都是由各地敬献,经太医局验证,而后颁行于全国,并作为修制成药的依据。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中成药专著。七、明代
李时珍(约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27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字,收药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00余首。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全面阐述所载药物知识,对各种药物设立若干专项,分别介绍药物名称、历史、形态、鉴别、采集、加工,以及药性、功效、主治、组方应用等。本书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本书于16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有着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救荒本草》由明太祖第五子朱橚(1360—1425)著,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功能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该书描述了植物形态,展示了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全面总结了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本草蒙筌》,明朝御医陈嘉谟所撰。全书共12卷,收录药物448种,附录388种,书中对每种药物的气味、升降、五行属性、毒性、产地、优劣、采集、炮制、归经、主治等,均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不少内容采用对仗句编写而成,颇具特色。八、清代《本草纲目拾遗》,由赵学敏编著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该书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可以视作《本草纲目》的续篇。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等。
受当时考据之风影响,孙星衍、顾观光等人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
此外还有一些偏重实用的典籍,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
清代专题类本草也不乏佳作。如张叡的《修事指南》,为炮制类专著,收载232种药物的炮炙方法。郑肖岩的《伪药条辨》,为优秀的辨药专书。章穆的《调疾饮食辨》、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则是较好的食疗专著。九、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我国快速传播,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我国传统医药逐渐被称为“中医药”。与此同时,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否定中医药的思潮开始出现,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压制。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他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
即使在重重阻碍之下,中医药仍然得到不小的发展。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上海著名中医陈存仁(1908—1990)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资料丰富,易于检索,使用方便。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山雷编撰的《本草正义》对各药功用主治均做了大量论述和充实。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相继建立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1978年,中医药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近年来,在一些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1982年,国家将发展传统医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成立了专司传统医学管理的政府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制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53年出版第一部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已出版过10部(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目前每5年修订一次,最新版本为201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各版的《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中药学的成就。《中药大辞典》由江苏新医学院编纂,分上、下册和附编三部分,该书收罗广泛,资料丰富,查阅方便。
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女,浙江宁波人,1930年生),领导课题组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于1971年提取出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中医药再次令世人瞩目。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保持我国作为传统医药大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领先地位,2016年12月25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中药学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健康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