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作者:丁声树 吕叔湘 李荣 孙德宣 管燮初 傅婧 黄盛璋 陈治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961年12月第1版

本书初稿是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在《中国语文》月刊1952年7月号至1953年11月号连续发表的《语法讲话》。原著者参考初稿发表后各方面所提的意见,对初稿作了一些修订,并且添写了若干部分,改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名称,出版这个单行本。全书共二十章,特点是尽量通过语言事实来阐明现代汉语书面语与口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1961年由商务印书馆重新出版,并多次再版。

这本书着重语言事实的分析,并不着重体系的安排和解说。它以描写为主,较深刻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词的分类根据词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用法。共同用法指词的组合能力,共同性质指有共同用法的一类词共同的意义。如“人、马、姐姐、萝卜”都是事物的名称,前头都可以加数量词,它们都是名词。这是运用了功能标准或结构标准,它的依据是分布理论。析句方法则采取了层次分析。这本书吸取了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又并非拘泥于一种理论和方法。如析句只限于分析层次,并不作结构主义层次分析法中关于核心及其功能的分析,而是根据意义关系来区分5种句法结构:主谓、补充、动宾、偏正、并列。这部著作的发表引起语法学界的广泛重视,也因此引起学术上的几次大讨论,如词类问题的讨论,析句方法的讨论。它在发展语法研究和改进语法分析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读后

吕 冀 平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出版了。远在十年前,从它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用《语法讲话》这个题目连续发表于《中国语文》的时候起,它就一直吸引着语法工作者的注意。各方面对它提出希望,指出缺点, 愿它早日修订出版。现在,作者们经过长时间的、审慎的修订之后,用个人署名,改题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出版了。作为一个读者,对此表示高兴和欢迎。

我们对照《中国语文》上的《语法讲话》仔细阅读之后,受到很多教益,得到很大启发,同时也觉得还有一些不满足的地方。这里打算提出主要的几点同大家商量。

作为一部描写语法,《讲话》有很多突出的优点。这些优点对从事语法研究或语法教学的人来说,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1)重视语法结构。我们以为,描写语法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发现和分析一种语言里用什么样的语法手段来表现什么样的语法意义,并把它们概括为一种规律;而不是只拿一些句子来分析它们的成分,给这些成分立些名目就算完事。比较起来,《讲话》在这方面显得特别突出。下边这些例子就是《讲话》用来说明结构和意义的关系的:

政权的本质现在已有了基本的变化,从统治人民的政权变成了人民统治的政权。(3页。以下凡引自《讲话》的例句,都只注页码)

你什么都懂,你什么都知道。

你都懂什么,你都知道什么。(27页,新加)①

这些例子说明,所用的词完全相同,但结构一有变化,意思就恰好相反。

冬天的衣服全都穿上了。

全都穿上了冬天的衣服。(33页)

这说明,结构一有变化,意思就相去甚远。

你刚才那段话多说了。

你刚才那段话说多了。(67页)

你错听了他的话。

你听错了他的话。(68页)

这说明,结构一有变化,意思就有细微差别。

其他如“‘茶拿来’的‘茶’是预备好的茶,是确定的。‘拿茶来’的‘茶’不一定是预备好的茶,是不确定的。”(36页)等等,都是通过结构来说明意义的。这种对于结构的重视贯穿《讲话》全书。细心的读者是会从中得到益处的。

(2)分析细致入微。描写语法现象,概括语法规律,应当从语言事实出发,这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事前定出框子来,在从“大路边儿上”找一些例子填进去,遇到难找的例子就干脆自己动手来造,那当然就谈不到细致的分析。《讲话》对于语言现象可以说是达到了辨析毫厘的地步。比如,它在分析主语、宾语同施事、受事的关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吕叔湘、李荣、孙德宣、管燮初、傅婧、黄盛章、陈治文合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

① 为了能够多少地了解一下修订的情况,凡是原《语法讲话》没有的例句,一律注上“新加”字样。

系时,举下边这样的例句:

那次敌人占了斜柳村,就修岗楼。楼修起了,饭野小队长和郭三麻子,带着鬼子和伪军,驻在那儿。(袁静,30页)

这用来说明,即使受事的主语(“楼”)前边没有什么特指的修饰语,也还是确定的东西。而施事的宾语,情形却刚好相反:

远远的来了一个人,走近了才认得是小福。(赵树理,36页)

“走近了才认得是小福”,这正说明“一个人”开始的时候是不确定的。受事主语和施事宾语在“有定”和“无定”上的细微差别,经此一说便明确起来了。

《讲话》说,“用‘有点’、‘有些’作修饰语,平常总是表示不如意的事居多。”(82页)举例是:

〔婆媳〕两个人,也有些合不来。(赵树理,82页)

“你有理!你有理!我说的都是错的!”李成娘说了这两句话,气色有点不好。(同上)

仔细观察一下,语言事实的确如此,尽管它不为人所注意。

“都”这个副词表示总括,这在一般语法书上大都有所说明。但它在句子里的位置,它同其他成分的关系,却又往往语焉不详。《讲话》对这些作了精细、简明的描写:“‘都’所总括的成分总是在‘都’字的前面”(183页)“‘他对大家都有意见’,‘都’字总括‘大家’,是说‘他对大家每个人都有意见’。但是如果说;‘我们对他都有意见’,‘都’字就总括主语‘我们’,因为‘他’只一个人,用不上总括性的‘都’字。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我们都对他有意见’,意思不变。‘他对大家都有意见’就不能说成‘他都对大家有意见’,因为‘都’总括‘大家’,必须放在它的后面。”(185页)对最后一句话的分析很好。不仅指出不能这样说,而且解释了原因,印证了前面所提的规律——“‘都’所总括的成分总是在‘都’字的前面。”

“有时候轻重读不同,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比如说,‘客人都走了’,‘都’字重读,意思是‘所有的客人全走了’。要是‘都’字轻读,那就是‘客人已经走了’的意思。”(185—186页)这些地方,说汉语的人都是习焉未察的,描写语法有必要提出来给以说明。

“为什么、干什么、做什么”在问句里边是问原因或问目的的,这不需要多说。但在什么情况下问原因,在什么情况下问目的,这却常常为人忽略。《讲话》没有放过这一点。它说,“放在[动词结构]前面多半是问原因的,放在后面多半是问目的的。”(159页)举例是:

他要问你为什么愿意,你就说“因为他能劳动”。(赵树理159页)

一个民兵问:“带到村公所?”兴旺说:“还到村公所干什么?”(同上)

你做什么大惊小怪的,把武队长惊动起来啦。(杨朔,159页)

明儿我也拾掇拾掇回娘家去,守着这个破家做什么?(同上)

例句可以说明,这种分析,既很细致,又很必要。其他如对“有”和“是”,对“怎样”和“怎么”,对“就”和“才”等等的比较分析,都极为深刻。对读者说来,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方法。《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如前所述,是由于面对大量语言事实,从语言事实出发的结果。

(3)例句选择精当。我们都知道,分析说明问题的时候,例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一大堆话往往不如一个短小的例子。《讲话》在选例方面苦心挑选,常常是例句一出,即收画龙点睛之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很重要——让我们稍微多用一点篇幅来看一看。

为了证明双音的动词修饰语“的”字可带可不带,《讲话》举例如下:

而在自己并不故意显出长处。(鲁迅,50页)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同上)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的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同上)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同上)

同一个作者用同一个词,一处有“的”,一处没有“的”。这比两个作者用不同的词,说服力是要大得多的。

为了证明“是”字有时表示“的确、确实、实在”的意思,《讲话》举了这样的例子:

我不饿,凌老师,我是不饿。(曹禺,85页,新加)

“究竟文清走了没有?”“走了。”“你可不要骗我。”“是走了。”(同上,新加)

两个句子排在一起,“我不饿——我是不饿”,“走了——是走了”,对比之下,“是”字的作用就分外明显。

《讲话》善于把需要说明的问题放在同一个例句里,让它们当句互见,彼此映衬,从而达到比较分析的目的。这是《讲话》在选例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比如,“拿数量词作宾语,‘有’字和‘是’字的意思也不一样,‘有’字有‘够’的意思,又有‘估量、大约’的意思,‘是’字直截了当,这两种意思全没有。”(87页)底下就用这样一个例句来证明:

〔区公所门口〕有两个青年男子,一个有二十多岁,一个有十五六岁。燕燕他们三个人都估量着那个十五六岁的就是给燕燕说的那一个,因为五婶说过“实岁数是十五。”(赵树理,87页)

有了这样的对比,就不需要多用笔墨了。

风浪连续猛狂了一昼夜,他们两天两夜没有吃喝了。(矫福纯,71页)

大水、高屯儿昨天一夜没睡觉,白天有闹腾一天。(袁静,71页)

两个例句里各有两个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而且各有肯定和否定相对的两个分句。用这样两相对比的句子来说明“在否定句里,表示时段的时间词一般都放在动词前头,表示某段时间里头没有什么事情或情形。”(71页)确是简明扼要。

别闹了,你把大衣给我吧,人家是来拿大衣,想找地方睡一睡,黑夜好值班。(杨朔,149页)

“我”和“人家”互见,证明“人家”就指“我”。

小朱又故意问道:“小姚啊,你是一定参加援朝大队了?咱落后,又不够格,可不敢跟人比。”(杨朔,149页)

“你”和“人”互见,证明“人”就指“你”。

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毛泽东,99页,新加)

这有力地证明了“为…所…”这个格式也可以说成“被…所…”。

〔祥子〕时时想到一个什么意思,或一点什么滋味,或一些什么感情,都很渺茫,而又亲切。(老舍,176页)

“一个…一点…一些…”并举,证明“一点、一些”也是量词。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讲话》用的一些例句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里有例为证:

我看你两个挺合适,我给你们俩当个介绍人吧。(袁静,170页,新加)

“俩”等于“两个”,当句互见,实在难得。

太太气得——一半也是急得——直哆嗦。(老舍,65页,新加)

老王太太愁的呀,下晚合不上眼(周立波,65页,新加)

这是用来说明“得”字后头可以有停顿,而动词(或形容词)和“得”字之间不能有停顿。《讲话》解释说,“‘气得’、‘急得’后面有停顿。‘愁的’后头跟着语助词‘呀’,能停顿的地方才能用‘呀’。”(65页)

〔王五〕头上有块疤——据说小时候被驴给啃了一口。(老舍,103页,新加)

〔祥子〕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同上,新加)

《讲话》作者们说,“同一个作者,说同样的事情,一处说‘被驴给啃了一口’,另一处说‘被驴啃了一口’,可见‘给’字可有可无。”(103页)老舍先生在两篇小说里说了同样的事情,这不稀奇。难得的是《讲话》这样细心地把它们摆在一起来说明语法上的问题。

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你成天儿忙着,汤呀(nga),药呀(ya),冷呀(nga),暖呀(na),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朱自清,210页,新加)

这是讲语助词“啊”的音变的。在一个句子里,nga,wa(原误作ya,当改为wa)、na互见,也是很难找到的。

《讲话》不仅对一些需要对比说明的例句苦心搜求,即使常见的,也决不马虎从事,总是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比如,“一句话里头可以有好些个并列结构”(16页),这样的例句并不难找,但像下边这样的例句却又并不多见:

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之间的一点特别有趣的争斗,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一种又痒又痛的矛盾。(毛泽东)“这,指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斗争”——原引者注,16页

全句有三个大的并列结构,分别由“一点、一个、一种”起头。三个并列结构的内部又各有小的并列结构:“大狗小狗”和“饱狗饿狗”是一组,“不大不小”是一组,“又痒又痛”是一组。而“大狗小狗”和“饱狗饿狗”本身又各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并列结构。这样层次分明、衔接紧凑的句子除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之外,它本身还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这样精心挑选的例句在《讲话》里到处都是。篇幅所限,不能


比丘资源网 »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