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研究

摘 要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如何围绕遗产非物质文化特征挖掘,将其非物质特性与旅游活动融合,从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有机融合,同时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呈现出原真性、可体验性、可持续性和不可模仿性的非物质特性,并基于以上特性,结合案例从文化认同与原真性、文化再生产、价值共创三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活化路径,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活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标志所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自身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使其与旅游开发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作为珍稀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能够与旅游市场相结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并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向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学等保存、保护为主,因此如何围绕遗产非物质文化特征挖掘,将其非物质特性与旅游活动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同时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富有生命力,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概念界定

鉴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此项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选择借鉴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这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学术界并没有官方的界定。国内比较早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出现在2005 年以后,当时的文献研究主要是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时,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这方面进行界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中会着重关注资源特色和开发现状,与旅游的定义结合比较紧密的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吸引物,在满足游客特定文化需求前提下开展的旅游活动。

综合文献来看,本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指: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非惯常环境,通常是某个旅游目的地,所进行的体验或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主体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

二、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特性挖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


比丘资源网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研究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