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

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今天,如果要谈起写书信,怕是很少人会有共鸣了。我们惯于用手机聊天,互联网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邮差都跑得快,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要和家人联络都不会是什么难事。那样要一笔一划写下来,仔细地用信封装好,再以车船运输,最后辗转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家书,是和便捷的微信对话框所不能同日而语的。木心的诗《从前慢》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相比现在更“慢”的时代背景下,美好的精神品质却更突出、更明显。而在将近一个世纪以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

《红色家书》就是收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革命烈士的家书而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百年前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满怀爱国之志的青年学生们聚集到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章宗祥、陆宗舆等人。中国外交的失败,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外国势力对华虎视眈眈,内部党派林立、积贫积弱。而已学着“开眼看世界”的青年们,决不甘心于中国就这样衰败颓靡地延续下去,有许多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事业,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而入党,或创办学社、参与起义,或发起学生运动,而进入抗战时期,更有无数青年人投笔从戎,以生命为国奋战。

这样的青年人在十七八岁就远离故土,有人从南方到北方,有人从西部到东部,有人去了苏联、西欧进修。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再加上革命工作常常需要隐瞒身份、隐蔽住所,他们和家人的联系只有薄薄的一封家书。而这些家书里,对象有父亲、母亲,有妻子、孩子,也有侄子、舅父,有向父母陈述自己志向的真切话语,也有饱含情意的铁血柔情,亦有探讨时事、说明近况的简洁语句。只是无一不诚恳,无一不坚定。

我们就以家书的主题来划分,走进那个时代献身祖国的年轻人们的内心。

让热血青年激昂澎湃、不怕困苦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祖国的明天。毛泽东曾经说“‘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国共内战、抗日战争,青年们勇立潮头,用行动撰写自己的理想篇章,敢于期冀,敢于追求,不怕困苦,不怕牺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们心里是时代的使命,也是国人的责任。

所以有很多家书,以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为主题,寄希望于国家未来,用平实的文字阐述心中的坚持,烈士们甚至在就义前也是仍然记挂着革命的前途。有前人如谭嗣同,洒脱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秉持血性,不畏流血牺牲。


比丘资源网 » 《红色家书》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