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第一章 编制依据3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2.1工程建设概况3
2.2场地概况4
2.3方案概况5
第三章 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总体部署8
3.1施工准备8
3.2技术准备11
第四章 施工工艺及流程11
4.1施工流程11
4.2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2
4.3高支模施工工艺要求15
4.4高支模混凝土部位混凝土浇筑要求21
4.5高支模拆除的工艺要求21
第五章 施工管理及验收24
5.1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管理24
5.2高支模支撑系统验收管理24
第六章 安全环保措施28
6.1安全教育措施28
6.2安全防护措施28
6.3泵送砼安全措施28
6.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8
6.5安全检查29
6.6环境保护措施29
第七章 高支模支架检测措施30
7.1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30
7.2高支撑模板支架搭设时监测措施32
7.3高支撑模板支架使用时监测措施32
7.4高支撑模板支架拆除时监测措施33
第八章 成品保护35
第九章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36
9.1主要危险源36
9.2危险源预防措施36
第十章 高支模安全应急预案38
10.1危险源危险分析38
10.2应急组织体系38
10.3应急响应41
10.4应急措施42
10.5救援方法43
10.6预备应急救援工具45
10.7附工地到医院路线图及医院联系电话45
第十一章 高支模计算书及附图46
附图: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图97
附图一:千人报告厅结构图97
附图二:体育馆及食堂结构图98
附图三: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图99
附图五:千人报告厅超高支模剖面图101
附图六: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剖面示意图101
附图七:千人报告厅浇筑顺序图102
第一章 编制依据相关国家规范、地方标准等技术文件(但不限于):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木结构设计标准》(GBJ50005-20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工程测量标准》 (GB50026-202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项 目内 容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位于莲花路以南、老君大道以东、文星路以西、蔷薇路以北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概况学校规划占地面积157亩。总建筑面积为10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80000㎡,地下建筑面积为200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体操馆、报告厅、宿舍楼、食堂、门卫室及其他用房,配套给排水、道路、绿化、停车场、强电、弱电、消防及其他附属设施。2.2场地概况2.3方案概况本工程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要求,将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种,普通模板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5m以下、搭设跨度10m以下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第二种,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大于等于5m小于8m、搭设跨度大于等于10米小于18米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第三种,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8m及以上、面荷载15KN/㎡、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本方案为第三种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需要经过专家论证。本工程专家论证主要为:搭设高度超过8米;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搭设跨度18m及以上三种情况进行专家论证。具体位置如下:
(1)本工程搭设高度大于8m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构件主要为体育馆部分A~B交1~6轴G~H交1~6轴1轴向西850mm及6轴向西850mm及食堂A~B轴交4~10轴部分板详见下表一及平面布置图:
体育馆填充部分部分食堂填充部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及支撑体
系结构构件—支撑高度:列表一
部位体育馆(一层~二层)食堂(二层~三层)轴线位置体育馆部分A~B交1~6轴G~H交1~6轴1轴向西850mm及6轴向西850mm食堂A~B轴交4~10轴部分板搭设标高5.35~14.785.45~16.5搭设高度9.43m(局部14.78m在3-3及4-4剖面位置悬挑550mm)10.93搭设面积约400㎡约78㎡梁截面;净跨300*1500500*1300250*1050400*1300400*1350500*1000等净跨≤8m300*500板厚120mm120mm梁板混凝土C30C30板搭设要求立杆间距@800mm,步距1500mm±100mm,主梁支撑采用双扣件形式,大梁底采用顶托。排架应与已浇筑柱进行拉结,每根柱子竖向拉结点不少于三根.悬挑部位可采用脚手架内侧立杆支撑,内部立杆支撑按照板的搭设要求进行搭设,且在上部施工时此处脚手架按照内排架设计要求进行搭设。立杆间距@800mm,步距1500mm±100mm,主梁支撑采用双扣件形式,大梁底采用顶托。排架应与已浇筑柱进行拉结,每根柱子竖向拉结点不少于三根梁搭设要求500*1300400*1300400*1350500*1000梁下两测立杆间距为梁宽+500,梁下设置承重立杆一根间距在跨度方向为400mm,梁下为顶托; 300*1500250*1050梁下两测立杆间距为800mm,梁下设置承重立杆一根间距在跨度方向为800mm,梁下为双扣件。梁底加设一根立杆,采用双扣件。纵横向间距同排架间距。注:柱砼先浇筑,柱模板及支撑方案见模板专项方案。(2)本工程集中线荷载20KN/m以上模板及支撑体系构件有千人报告厅位置截面为400*1500、500*1500、500*1600、800*1800等梁;体育馆位置截面为500*1300、400*1300、400*1350等梁;其余的截面面积≥0.52㎡的梁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都需专家论证。详见下表二及后附图(主要在千人报告厅及体育馆结构梁图中):
1)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支撑体系结构构件及超过一定规模跨度梁—梁构件:列表二
本方案选用500*1500梁进行计算,对于结构图纸中梁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0.52m2时和跨度大于等于18m时,都需要专家论证;对于与下梁同截面的梁或大于以下截面的梁必须参照以下的支撑形式进行搭设。梁侧加固计算选用800*1800梁进行计算。(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全部为C30,千人报告厅120mm厚板的立杆间距为800mm*800mm)
2)附图
附图一:千人报告厅结构图
附图二:体育馆结构图、食堂结构图
3)特别注意事项
千人报告厅此处支撑尤为重要,后续施工必须按照后附图七的顺序进行施工。
第三章 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准备3.1.1主要材料
模板:1830㎜×915㎜×16㎜木胶合板。
钢管:Φ48×3.5㎜钢管
主要扣件: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
方木:截面尺寸为40㎜×80㎜×2000㎜/3000mm的枋木。
主要杆件:立杆、大横杆、剪刀撑等。
垫板:50*200宽跳板或10号槽钢
其它材料:Φ14穿墙螺杆(高强螺杆)、40~100㎜长铁钉、可调顶托、底托等。
主要材料力学特性 自重
Φ48×30钢管A=424mm2 f =205N/mm2 I=1.078×105mm4 WX=4.49×103mm3 E=2.06×105 N/mm2 [τ]= 120N/mm240mm×80mm木方f =15N/mm2 E=8415N/mm2 [τ]= 1.66N/mm216mm厚胶合板E=10000N/mm2 f =15N/mm2 [τ]= 1.5N/mm2Φ14对拉螺杆f =170N/mm2 A=105mm2 [N拉]=17.8kN混凝土钢筋自重梁钢筋自重: 板钢筋自重:计算钢管时,因市场钢管部分尺寸只能达到48*2.6的要求,在后面的计算书中采用48*2.6进行计算。
3.1.2主要材料检查与验收
(1)对进场的钢管、扣件在第三方检验合格后才能用到使用。不合格的必须退场处理。本工程模板支架至少抽验一次,检测方式须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
(2)对钢管、扣件检测的内容
a、钢管检测的内容有:试件的尺寸、抗拉强度及弯曲试验。
b、扣件检测的内容:
直角扣件检测: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和扭转及刚度;
旋转扣件检测: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
对接扣件检测:抗拉性能。
(3)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b、钢管弯曲变形符合要求。
(4)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b、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c、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d、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5)构配件的允许偏差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11)要求。
3.1.3主要施工机具
模板、轻便爬梯、手提电锯、台锯、木工电刨、手电钻、铁锤、活动扳手、墨斗、卷尺、水平尺(管)、吊铊、撬棍、5m、50m钢卷尺、脚手板等。
3.1.4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结构高支模位置主要在千人报告厅、体育馆及部分食堂位置;在2018年2月8日之前需要完成相应的结构工程。
3.1.5人力资源计划
木工工长1人、木工80人,具体视现场情况进行调节,人力配置需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其中特种作业人员:架工工长1人,架子工25人、电焊工2人、电工1人,
现场项目部安全人员:2人;群安员2人;劳务安全人员1人。
3.1.6材料进场计划
本工程在地下室施工前,模板系统所用材料均为新购置的合格材料,在施工前15天进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模板墙柱侧模板整体地下室配置半层地下室所需模板,支撑系统配置一层半材料。施工过程中在满足拆除模板的要求前提下,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确保材料的连续重复应用。
本工程所需模板、木方的材料周转计划如下表
序号材料数量备 注1模板40000㎡16厚优质九层胶合板2木方1000m340×80mm3钢管1300tΦ48×3.54扣件37.5万个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十字扣件5对拉螺栓7500根Φ14mm6螺帽3万个7蝴蝶扣3万个8PVC套筒3000米Φ209可调顶托3300个10步步紧5000个注:具体工程量还需根据现场情况所需为主。
3.2技术准备(1)材料进场,机具到位,人员备齐。
(2)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且混凝土强度已满足施工要求;同时,高支撑区对应的下部顶板模板支撑在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保留。
(3)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完毕,并且已绑扎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及办理相关隐蔽验收手续。
(5)已编制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方案可行。同时,根据模板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三级安全教育及施工技术交底等。
(6)根据下列“操作工艺”和“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第四章 施工工艺及流程4.1施工流程本工程超高支模系统直接搭设在楼面上。
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现制定以下施工流程:
(1)总流程:测量放线→搭设满堂架→顶板标高引测→安装柱及梁底模板→安装梁侧模及板模板→检查验收→浇筑柱砼→绑扎梁板钢筋→检查验收梁板钢筋→浇筑梁板砼→养护到设计强度→拆模。
(2)安装柱模:立相邻两边模板并临时与梁板或梁底模板及满堂架固定→穿墙螺杆→基本调垂直这两边模板→立另两侧模板并穿好穿墙螺杆→上紧螺杆,同时将模板调垂直、平整→检查验收→封堵模板底的检查口。
(3)安装梁模
搭设满堂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安装底模→安装侧模→检查验收。
(4)安装楼板模板
搭设满堂架→引测标高→铺设方木→铺设模板→检查验收。
4.2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楼层框架柱、梁及顶板模板的支撑限位,主要通过搭设钢管满堂支撑体系受力;根据本工程满堂高支模搭设高度、梁的跨度及梁柱截面尺寸的不同,分成三种满堂架验算,详见附表高支模体系计算单元设计搭设方式,食堂搭设要求同体院馆。
4.2.1高支模板的支撑形式及要求
计算选型:砼楼板120mm厚,搭设高度为14.78m——体育馆局部位置,(后附计算书)
(1)支撑形式:采用Φ483钢管搭设排架,板最大跨立杆间距800 mm 800mm,水平杆步距1.5m,立杆采用扣件联接组成排架支撑体系;支撑立杆下设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50mm,垫板下为混凝土楼面,立杆离地0.2m以内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水平纵横拉杆设置步距1.5m,其中最上层兼做枋木搁置钢管,搁置钢管需间隔加一个扣件抗滑移,即双扣件支撑;每间房间的现浇板支撑排架立杆,周边距墙柱250mm。在模板支撑架外侧四周围均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部纵横向间隔小于8m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剪刀撑宽度按4~6设置;
(2)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本例支模高度大于8 m,在支架中部再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局部适当调整(只允许调小不允许调大)大梁底的横杆间距,以便于在大梁底另专设纵向剪刀撑,以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
(3)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过程中,纵横向的水平拉杆,在过楼层时拉杆要求周边顶撑在梁侧面,形成高支模的竖向限位;在此位置的高支模部位柱提前浇筑,利用已浇筑完柱做好拉结,每根柱子拉结不少于3处;(详参照第三章的高支模的设计总体思路)。
(4)现浇板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底面搁栅采用40×80mm方木侧立,中心间距250mm,
(5)对于地下结构层高为7.2m结构层,设置五道水平杆;层高9.43米设置7道水平杆。层高10.93米设置8道水平杆。14.78设置10道水平杆,此高度为体育馆局部悬挑500mm位置,此处脚手架位置的内排立杆在搭设过程中可考虑为此处的支撑架,同时内部立杆也应按照临边梁的支撑方式进行支撑,支撑斜杆应与内部综合拉杆在底部、中部及顶部必须全部有效连接。
4.2.2梁支撑形式及要求
砼梁计算选型:砼梁计算取500*1500的梁进行计算,层高为7.2m,跨度为22.9m。(后附计算书)
(1)梁模板支撑架:梁支撑架两侧立杆间宽度不大于梁宽+500mm间距,两侧立杆纵向间距同板的排架宽度;梁底支撑形式根据梁的截面大小按以下方式进行搭设。(具体立杆的间距按照第二章的列表二进行搭设)所有梁底承重立杆必须采用可调托撑进行承重。梁两侧的立杆与支撑梁的水平交接处必须设置双扣件锁紧。
梁底设置一根u型托梁的支撑模板图梁底设置双u型托梁模板支撑图横向1m纵向0.4m,梁底U型托撑2根设置示意图(2)临边梁的设置按照下图进行设置,最外排立杆至少离结构边10cm,底部与内排架交接处用扣件扣紧,底部通长设置扫地杆与内部整体相连。禁止与外脚手架进行连接。
4.3高支模施工工艺要求4.3.1 模板组拼精度要求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或设置木方压缝,以防漏浆。拼装要求详见表
模板拼装精度要求一览表
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单位:mm)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2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23模板平整度≤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4.3.2模板定位
根据定位桩点,投放出十字交叉控制线,再由十字交叉控制线测放出每根偏轴线200mm的控制线。投放完后,再用经纬仪在其它控制线上检查所放控制线的准确性。其它控制线以最外的轴线为主,中间轴线采取抽查方式检查。待偏轴控制线经核验准确后,再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等资料,将梁、柱等边线引放出,用以控制模板边线。
(1)标高引测:
根据控制水准点,用水准仪引测出板面标高(建筑标高)加0.5m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柱钢筋上,再根据此点用钢尺或水平管引测出梁底、板底的标高。待铺设完楼板模板、未与梁柱模板固定前,再用水准仪、钢卷尺配合检查其准确性。
(2)柱模板的标高控制:
1)根据柱的高度,扣除砼楼板的标高后,根据胶合板或已制作好的模板高度,计算出用整块的模板数和非整块的模板尺寸,然后裁出非整模板,将非整块模板安装在柱模板中间,以保证已定形的柱交接处的模板不受破坏。
2)弹线:待楼板新浇筑砼结硬后,由测量员在楼面砼上弹出轴线控制线,核验无误之后,通知木工将柱边线弹出,最后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核查控制线,无误后,木工才能进场施工。
4.3.3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
模板支设前将已完成浇捣砼的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模板排架支撑体系搭设要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执行。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4.3.4满堂架搭设
根据附图三《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图》、附图四《千人报告厅超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图》、附图五《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剖面图》、附图六《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剖面图》搭设满堂支架,包括剪刀撑,支立杆时应先在钢管底部按支座及垫板 后,再搭中间水平拉杆,再搭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面200㎜处,使立柱纵横方向左右对直,立杆的水平牵引杆根据各层结构层高设置,顶步设置在梁底下300㎜处,板顶部纵横水平杆设置为板次楞格栅下,中间步距按1500㎜设置最上一步不一定刚好为1500㎜但应满足小于1600㎜;同时,立柱要间距均匀,满足设计要求。之后用水平管根据标志点弹出梁底模标高,并搭设梁底钢管。满堂架搭设时应与框架柱、构造柱作刚性连接,增加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千人报告厅及食堂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4.3.5剪刀撑、连墙件及顶托的设置
4.3.4.1剪刀撑设置(1)剪刀撑
a、满堂模板的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4~6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º~60º,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如支撑高度9.43、10.93米时在支架底部中部及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千人报告厅支撑高度7米的在满堂架的四角及中间部位支架的顶部、底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相连;
b、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剪刀撑统一采用6000㎜钢管搭设;搭接处采用直角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并且搭接处扣件不少于三个,端部旋转扣件距杆端不小于100mm固定。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牢。
(2)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布置见后附图三~附图六。
(3)千人报告厅阶梯高差处剪刀差
千人报告厅位置除按照上述要求求设置剪刀撑外,需要在高差位置的最底部设置增强抛撑,抛撑间距为剪刀撑间距的一半进行加密设置,且在满堂架的四角及中间部位支架的顶部、底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详见后附图三~附图六
4.3.4.2立杆支撑设置所有立杆布置原则为首先进行梁底及两侧的立杆加密布置;然后控制墙体与第一排立杆排架的位置≤250mm,最后根据墙边处立杆与梁边处立杆间距布置设计的板面间距;原则保证整体立杆纵横向顺直及间距满足要求,间距只可小于设计间距;布置示意图如下:
4.3.4.3连墙件设置(1)连墙件设置满足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要求,采用钢管抱柱做法,水平间距为柱距,竖向间距为2个水平杆步距(3m)设置一个固定结点与建筑拉结,见《连墙件详图》大样一;
大样一
(2)在边梁处连墙件采用预埋钢管拉结做法;钢管长度为至少一个步距的长度。
4.3.4.4顶托、支座设置梁支撑架顶部采用可调U形托座。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顶托及拆入的钢管上部自由高度不大于5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架体立杆下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50mm。
4.3.6核验标高
标高弹出之后,及时核查正误。并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核查验收。
4.3.7柱模安装
根据弹出柱的控制线,待钢筋经隐蔽验收后,可以封柱模,安装前清理干净柱内杂物,安装时要先吊直模板,然后上紧柱箍、穿穿墙螺杆,各面打斜撑与满堂架连结固定牢固。在封柱模时,可以将梁柱接头模板一起安装。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柱箍均采用钢管箍配合穿墙螺杆安装使用,当柱截面大于700㎜时在中间设置一道穿墙螺杆,具体做法详见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为了能回收和再利用穿墙螺杆,在穿墙螺杆外套PVC硬塑管,其长度与柱或梁的穿墙厚度相同,让穿墙螺杆与砼隔离开。穿墙螺杆必须安装在同一水平线或垂直线上,但为了防止因周转次数多而造成滑丝等影响质量的因素,每根穿墙螺杆使用前均应仔细检查,严禁使用已损坏的螺杆。柱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海棉条封堵,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柱与柱之间采用拉通线检查验收。柱模木楞盖住板缝,以减少漏浆。
4.3.8梁模安装(后附梁侧加固计算书)
按设计间距150mm要求整齐铺好40㎜×80㎜×3000㎜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40㎜×80㎜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之后吊直侧模,用斜杆顶撑固定。梁侧次楞为方木横向设置间距为100mm,主楞为钢管竖向设置合并根数2根,主要参数按照第二章列表二进行施工。
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1‰~3‰,主次梁交接时,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为了保证梁不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在大梁底模中间加一排立杆与高支模排架相连接。本工程需要所有论证的主梁按照3‰进行起拱。
4.3.9板模安装
(1)在钢管立柱上弹出横钢管标高控制线,并架设 Φ48横钢管,在钢管上直接铺设方木,拉线检查,直至平整。然后铺楼面模板,用长40㎜铁钉钉牢,如果楼板宽度不合模板模数时,补板应补在梁、柱边。板缝用胶带纸粘好。
(2)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2)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需紧靠柱边模,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用腻子封条;
3)根据板跨度大小,大于4m决定板模板起拱大小,起拱为1%0 ~3%0
4)板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架子,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50mm胶合板垫块。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必须与每根立杆连接并拧紧。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5~8m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5)从墙根起步250mm 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支撑体系设计的间距立支撑,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按要求设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考虑到人行通道,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4.3.10边梁模板加固
铺完楼面模板后,要对边梁模板加固。按照轴线控制好边模位置,用方木顶牢,禁止顶到外架钢管上,并拉通线检查是否平直。
4.3.11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整体性处理
为提高整个高支模系统整体稳定性,要求做到以下注意事项:
高支与非高支部分立杆间距尽可能保持统一模数,并将水平杆连接在一起;在高支与非高支交界处增设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高支与非高支系统各跨两排立杆;在高支与非高支交界处增设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高支与非高支系统各跨两排立杆;施工前按以上要求进行交底,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完成后将此部位作为重点验收部位。
4.3.12穿梁、板孔、洞口模板
预埋件、预留洞在施工前和安装图详细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在模板和钢筋骨架上画出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标高、几何尺寸和位置用胶合板做成相应规格模盒,盒子内部用方木支撑固牢,安装时, 孔洞模应用铁钉钉牢或用铁线绑牢,并焊钢筋顶侧模。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预留洞如预留在钢筋上则要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钢筋网架上,确保在施工中不会移动。施工完毕的预留洞、预埋件进行复核和验收。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对预埋件、预留洞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埋件和预留洞的准确。
4.3.13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
(1)具体布置立杆时,需对主梁、次梁、顶板三者支撑立杆间距整体考虑,使三者立杆纵、横方向均在同一条直线上。调整平分立杆间距时,以上述立杆间距为最大极限值,间距只能调小,不能调大;
(2)立杆之间必须按每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其在两个方向(x,y)均具有足够的设计刚度;
(3)满堂支撑架底部距基础面200㎜以内必须设双向扫地杆;
(4)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5)确保每一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45~65N•M内;
(6)立杆的连接不得采用搭接,必须使用对接扣件进行对接,并确保立杆的对接端头平整;且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中设置。
(7)底部支座立杆下部需铺通长50*200*3000跳板或10号槽钢垫铁;
4.4高支模混凝土部位混凝土浇筑要求高支模系统验收合格后,楼板钢筋绑扎前必须将柱子砼浇捣完毕,以增加高支模系统的稳定性。高支模系统必须与已浇筑柱子有效连接。
4.5高支模拆除的工艺要求4.5.1高支模拆除工艺要求
拆模的时机应是砼达到必要的强度,其强度要求是根据规范规定,现浇砼结构拆模时所需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侧模、柱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拆除模板前,由木工工长填写好模板拆除申请,项目主管工程师审核后,并附上试块强度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
(4) 梁底、楼板模板拆除时应根据试块强度,同时参考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在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5)在拆除时,不得中途换人,如果必须换人,必须做好移交工作。每天收工前,对未拆除的部分应及时加固处理。
(6)严禁夜间进行拆架施工。
4.5.2.高支撑模板拆除的工序要求:
(1)拆除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整理好及时运走,做到工完场地清。为了便于管理,利于前道工序为后工序创造条件,混凝土模板一经拆除,立即做好现场清理和成品保护工作。
(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并报项目部及监理,待出方案处理后,再拆除模板。
(3)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整齐,以利再用。
(4)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修改版)中4.3模板拆除分项的如下规定:
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5.3高支模拆除安全要求
(1)本工程使用的钢管架,在材料运输时,不得随意乱丢,以免伤人。
(2)凡超过2m以上的操作部位,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不得违章临边、临空施工。
(3)上班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胶底鞋,严禁酒后上班。
(4)搭设满堂架时,必须随工作面的展开上紧钢管扣件,防止不知情人员发生意外。
(5)禁止垂直交叉作业,特殊要求必须上下同时作业时,要做好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
(6)拆模时,必须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守,禁止他人入内。
(7)拆模时,禁止将模板大块撬下,以免发生意外。
(8)模板拆除后,在及时归堆清理的同时要避免出现朝天钉。
第五章 施工管理及验收5.1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管理(1)严格按支撑架设计书进行操作。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支模完毕,经施工高支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现场监理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及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4)严格按设计尺寸和要求搭设。搭设前在施工员、测量员严格检查现场立杆的位置、间距是否正确;
(5)支撑支架系统必须连为一体,不得因班组施工区域的划分而断开。
(6)精心设计砼浇筑方案:浇筑砼时,泵车停放在道路边,楼面采用固定泵及汽车泵两种形式进行浇筑,浇筑时先浇筑完成柱子的浇筑施工,浇筑完成后至少三天进行梁板的浇筑,以便柱能有较高强度作为梁板模板的拉结。梁板浇筑尽量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分层对称浇筑的顺序均匀浇筑,避免板面的堆积高度过高等现象。
(7)施工材料,特别是钢管和扣件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搭设的主要材料在进场堆放前,必须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关于构配件检查和验收的要求,逐一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钢管、扣件按规格、种类,分类整齐堆放、堆稳。堆放地不得有积水。
(8)严格控制实际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严禁在支撑架上集中堆放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设计荷载(3kN/m²)。
(9)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砼浇筑开始后,派人检查支架及其支承情况,发现有下
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予以解决。
5.2高支模支撑系统验收管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5.2.1高支模支撑系统质量验收
模板工程检查验收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本工程模板工程应符合下述具体规定。
(1)主控项目
a、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支架不拆除。立杆下应铺设垫板。
b、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一般项目
a、模板接缝不应漏浆,可以使用贴胶带纸或封水泥砂浆。在浇筑砼前,应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c、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3)实测允许偏差项目
a、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轴线位置5mm;底模上表面标高±5mm;柱、梁截面内部尺寸+4mm、-5mm;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b、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mm;插筋中心线位置5mm;插筋外露长度+10 mm;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mm;预留洞尺寸+10mm。
5.2.2高支模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验收
模板高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对高大模板支架的验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检查验收表格详见下页:
表A.6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表A.7扣件拧紧抽样检查表。
表 A . 6 高大模板支架、高大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
1、使用力距板手检查,拧紧力矩为40N·m~65 N·m。
2、“其余部位”栏中,按所检支架实际安装扣件数的栏目填写。
3、扣件安装数量超过3200个,抽样数应增加。
4、对检查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扣紧后再次抽样检查,直至合格。
5、截面高度≥1.2m的梁,直接用立杆或立杆顶部的可调顶托承重。
第六章 安全环保措施为保障高支模支撑系统安全顺利进行,项目部要求严格做好安全和环境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6.1安全教育措施(1)新工人进场或变换工种的工人都要及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模板安装工作存在的易发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有关要求,使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时刻牢记做好安全施工。
(2)实行班前安全活动,每天班前,由班长安排工作时,班长向队组人员指出各工作部位的安全注意事项。
6.2安全防护措施1)项目部负责安排人员做好各工作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可由专业队组完成。
2)楼层洞口、临边应进行有效防护,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楼面模板施工时,必须提前搭设外架,保证高出楼面1.5米以上。
6.3泵送砼安全措施(1)浇筑砼时用汽车泵与固定泵进行施工,浇筑砼输送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支架上,水平管每隔2米用支架固定,垂直或斜管用独立钢管架固定。
(2)浇筑梁板时,砼的堆积厚度不得超过模板设计时的计算厚度。
(3)浇筑砼时,必须安排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卸载纠正变形模板后,才能继续浇筑砼。
6.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⑴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⑵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⑶立杆底座下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50mm。
⑷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支撑系统。
⑸支撑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6)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7)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8)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9)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0)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11)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施工便梯进入工作面。
(12)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13)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6.5安全检查(1)每天值班工长及安全员必须巡视工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潜在的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及时整改。
(2)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
(3)班组安全员每天对本班工作部位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值班工长处理。
(4)如果需要动火,如电焊、氧割等,应征得工长和安全员同意,并办好动火审批手续,才能动火。且火源周边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派专人监控火情。
6.6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在砼震捣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震动钢筋及模板,尽可能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施工噪音,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2)废弃的模板及方木应及时收集清理,要做到工完场清。
(3)楼层模板拆除完后,楼层内的废料垃圾均应清理出楼层,运至堆放场。
(4)现场木作余料要尽量利用,不能再利用的要及时送到回收站。
第七章 高支模支架检测措施7.1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由项目部测量工长张军负责。
(2)监测点布设:
按每15-20米设置检测剖面,每个检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30~6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序号项目搭设允许偏差变形允许值变形预警值检查工具1立杆弯曲3m紧急事件报告程序流程图10.2.3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灾场所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治组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10.3应急响应10.3.1事故等级划分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3.2应急响应
1.一般事故及较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值班人员立即向应急小组成员汇报,值班人员应根据发生事故的程度和部位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经理应召集应急小组成员,组织相关人员和应急材料和设备,针对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采取快速反应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经理负责向公司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并组织编写事故报告,在24小时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及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重大事故及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当重大事故发生或一般事故扩大成重大事故后,项目经理接到值班人员情况汇报,立即组织应急小组和相关人员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为了事故调查分析需要现场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由应急小组专员做好标记供事后查证。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无可取证并充分记录后方可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事故真相。另一方面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组织人员记录情况和编写事故报告在2小时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及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10.4应急措施抢救疏散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事故蔓延扩大。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1)模板坍塌
1)当事故发生时,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统筹安排救援工作。
2)当发生模板坍塌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及时抢救,防止事态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3)按项目部提供的急救联系电话,迅速电话联系医院,及时对伤员进行有效抢救。(尽量说明伤亡人数、情况、事故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高处坠落
1)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立即大声呼喊,并及时电话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2)仔细观察伤员的伤势情况,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如果好似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情况,很可能是头部严重损伤,应及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如果发现伤者是鼻子或者是耳朵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堵住血液,以免造成头部内压增高或者诱发细菌感染,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伤员腰、腿、肩部等先着地,则很可能是伤员已经骨折,这时不能随意翻动伤员,否则,会加重伤员的伤势。
(3) 触电
发生触电事故时,马上断掉电源,组织人员对触电人员施救。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不便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在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迅速请医务人员进行抢救,通过使用紧急处理用备用车辆,马上送往就近医院。
(4)机械伤害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首先大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的包扎、止血等措施。重伤人员由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负责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前迎接来救救护车辆,按程序有组织的处理事故。
抢救疏散组安排电工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或移出机械。
发生机械人员伤亡时,医疗救护组应立即对人员进行固定、包扎、止血、紧急救护等。
伤势严重、呼吸中断或心脏停止跳动:医疗救护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急救。
根据伤情情况、救护组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批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5)物体打击
1)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方进行包扎、止血等,应急以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同时,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统筹安排救援工作。
3)对伤口包扎应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少伤员痛楚为主。
4)若为轻伤。则在工地进行简单处理后,马上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若为重伤,则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6) 火灾
当发生火情时,应立即断电,找到水源,并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火灾发生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应准备部分毛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人员救出后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
10.5救援方法1.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和正确的转运患者,必须注意:
(1)在意外伤害的事故现场,应沉着镇静地观察伤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作出伤情判断。
(2)本着先抢救生命后减少伤残的急救原则,首先对伤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判断,包括神志,呼吸,脉搏,心跳,瞳孔,血压(急救现场一般无条件测量)。
(3)检查局部有无外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同时要立即拨打120,通知急救中心或其他营救部门。
A、当打电话呼救时,首先应镇静准确地向救护者说明伤者所在地的具体街道和主要标志;
B、 要说清疾病或损伤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发生的,患者目前的伤病情况,应向救护人员简明扼要,准确客观地描述一切,不要过多加入自己的主观预想或意见,使救护人员可以马上明白您的地点和处境,以便通过电话指导您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
2.如伤者昏迷、失去知觉、瞳孔放大、呼吸不畅时,应解开其衣领扣和腰带,宜取半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略加固定,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当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开始初级心肺复苏,即迅速完成气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伤者仰卧于平地或硬木板上,头极度后仰,托下颌或将颌部抬起,可保持气道通畅。对误吸食物而致气管堵塞者,可采用在伤者上腹部按压,迫使肺部排出足量的空气,形成人工咳嗽,使气道内的堵塞物排除。有心跳骤停的情况,立即用拳叩击心前区,力量中等,一般连续三至五次,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必须配合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吹气法,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若伤者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博,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博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3.在搬动颅脑、颈部损伤伤者时应注意保护脊柱的稳定,特别是有颅脑损伤的伤者,同时要考虑可能有脊柱损伤,不要随意按摩、扭动,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损伤,导致截瘫。
4.在向医院运送时,要用手平托把伤者放到担架或木板上,切忌使脊柱发生屈伸、扭转的动作,以免骨折移位或损伤脊髓神经。如果四肢有骨折可进行临时固定,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四肢骨折有骨外露,不要复位,可包扎以减轻痛苦和伤势,预防休克和感染。固定可就地取材,如木板、木棍、硬塑料、硬纸板等,固定范围包括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无上述物品时,可将上肢捆绑在胸旁,或将下肢捆在一起。 现场急救完成后,及时送至有救治经验的医院抢救。
10.6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序号器材或设备数量主要用途1支架若干支撑加固2模板、木方若干支撑加固3担架2个用于抢救伤员4止血急救包3个用于抢救伤员5手电筒8个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6应急灯8个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7爬梯5樘用于人员疏散8对讲机8台联系指挥求援10.7附工地到医院路线图及医院联系电话1.附近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
地址:紫苑路719号(约3.9公里)
联系方式:电话:0558-5675670
2.消防联系方式:119 ;
3.匪警:110;
4.医疗救护:120
5.应急路线
联系方式
本工程应急车辆为工地常用车辆,如120未能及时到达将用工地常用车辆将伤员及时送至附近医院;
附图: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图附图一:千人报告厅结构图附图二:体育馆及食堂结构图附图三: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图食堂超高部分支撑平面布置图
注:立杆间距不大于800mm,剪刀撑宽度4~6m,三道水平剪刀撑;
梁底支撑按照上述表格支撑要求进行设置。梁两侧立杆间距离梁侧约250mm。对于体院馆狭窄处的边梁应向内搭设两根立杆的位置,加强整体稳定性。
体育馆东西向悬挑部位的斜梁支撑由于为杆件接长,需要将接头位置错开,接头位置需隔一补一进行搭接补强,搭接长度不小于1m,每边扣一个扣件。
附图四:千人报告厅超高支模支撑平面布置图
注:立杆间距不大于800mm,剪刀撑宽度4~6m;
梁底支撑按照上述表格支撑要求进行设置。梁两侧立杆间距离梁侧约250mm。
在高低跨位置的最底部,剪刀撑应加密一倍进行设置,且应顶住已浇筑完成的剪力墙结构。
在整体框架部位的四角及中间部位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设置两道,顶部及底部各一道。以上只绘制了一边,另一边对称布置。
附图五:千人报告厅超高支模剖面图注:高差处扫地杆应延伸至底跨与至少两跨立杆相连;
剪刀撑应如需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三道扣件;剪刀撑必须与立杆有效连接。剪刀撑必须底部需与地面顶紧;最下部位的剪刀撑应顶紧已浇筑完成的剪力墙。
附图六:体育馆及食堂超高支模剖面示意图注:纵横立杆在柱子位置必须与已浇筑的柱子进行抱箍拉结,每根柱子竖向不少于3处;高支模处部分与三层排架纵横拉杆必须形成整体拉结。
附图七:千人报告厅浇筑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