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红色文化教育 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李志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力举措。

不断融入校园,让红色文化成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

校园是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中,在校园文化中彰显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思政课程中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编写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读本。紧紧把握党史学习教育主线,立足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编写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可读性强的党史及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并将红色读本纳入思政课程教材,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学习读物。各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应合理安排课时,充分依托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掀起党史及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潮。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有必要改革教学模式,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对党史及红色文化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编排设计,通过情景教学、演讲、辩论等生动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效果,让红色文化真正深入广大青少年内心。

在校园活动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积极组织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书画比赛等活动,发动广大学生踊跃参与,让红色文化成为班级、社团建设的亮丽风景线。构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走廊、墙壁、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平台和空间,多渠道、立体化地讲述党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青少年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游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

红色基因是革命实践的结晶,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实践。除了从教材、图书中学习革命历史、接受革命教育外,广大青少年还需走出校门,深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遗址遗迹以及红色景区景点开展研学之旅,或亲睹红色文物,感受革命历史,或沿着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在游学体验实践中完成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完善红色文化游学实践平台。加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各大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遗址遗迹以及红色景区,应联合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大中小学,合作研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设立游学“打卡”点,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与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加强游学精品线路建设,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10条红色游学精品线路,线路内容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和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广大青少年在研学旅游中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红色文化游学实践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红色教育如果只限于参观和解说,其效果是要打折扣的。为了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有必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再现”重要革命历史事件,或通过野外拓展重走长征路等方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式的游学中受到教育。新成立的百色尧程军创拓展训练基地,依托左右江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资源,提供新颖的军事拓展体验,受到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实践表明,中小学生通过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革命事业的艰难,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他们向革命前辈学习的决心和信念。

创新传播方式,推动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海量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剧。红色文化要想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和青睐,在传播上就必须实现创新。一方面,须与时俱进掌握新技术传播要领,利用新媒体开展“有吸引力”的传播。另一方面,须借助科技与创意的力量,开发一批“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创产品,通过创新纪念品形式,完成红色基因的巧妙传承。

开展“有吸引力”的新媒体传播。首先,对红色文化进行“微制作”。当前,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微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和互动性更加凸显,对红色文化内容生产提出了新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从革命历史中撷取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片断,提炼内在精神,进行科学加工,制作成微故事、微小说、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形成短小精悍、生动感人的红色文化作品。其次,对红色文化进行“微传播”。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等多种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让红色文化的“精气神”和“正能量”萦绕网络空间,帮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精神滋养。

开发“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红色文创产品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场馆和红色景区应立足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特点,结合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通过“科技+创意+红色文化”的“化学反应”,设计开发具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服饰、帽子、手机壳、箱包、台灯、移动U盘等文创产品,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完成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2日 08版)


比丘资源网 »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 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