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1700 个番茄时间,番茄工作法改变了我什么
在《离线》杂志的《拒绝棉花糖的大脑》一文中,我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上世纪 60 年代末,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参与者都是来自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实验中,孩子会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放了一个棉花糖。实验的内容是,孩子可以决定立刻吃掉面前的一份棉花糖,或者选择等待 15 分钟,实验者就会回到房间给他双倍的棉花糖。
在多年后的回访中研究者发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能为面前的诱惑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在 SAT 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等等指标上,有着更好的表现1。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以上帝视角去看这个实验,恐怕都会觉得自己肯定能抵住诱惑,拿到明显更优的双倍奖励。但正如米歇尔博士设计这个实验的本意,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控制自我、延迟享乐的的念头,才更发人深省。况且,我真的能表现的比爱吃棉花糖的孩子好吗?
我得了什么「病」?外界的诱惑现实世界的压力、挫折和实打实的痛感,都让我内心里那个享乐小人只想逃避,而智能手机正好给了他可去之处,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时时刻刻。无论是上课还是休息时间,都时不时想去下滑一下界面,如同老虎机的拉杆一样,这个惯性动作的本身仿佛就有一股魔力。然而正是这样随时被打断学习或者工作的状态,不光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是把整块时间活生生切成了碎片。
失效的 Deadline有人说,人离高效率工作之间差一个 Deadline。有的人甚至自己给自己设置 Deadline,以期能集中精神。但是我不行,越是临近 Deadline, 我越是抗拒,难以集中精神。回想起来,大概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的难度,一定会比平时更高,畏难情绪就更加严重。至于不少人都说这个方法有效,我想这大概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那些没起效的人(例如我)大概是不会在网络上大张旗鼓的。
永远停留在纸上的计划在 Deadline 压线完成任务甚至延期完成之后,我总想着下一次任务开始时应该先做好计划。但是如同年末都还没开始的新年目标一样,计划总是和实际情况不一样,要么低估了某个步骤的难度,要么高估了自己能完成工作量,几番折腾,计划之处的决心就慢慢被消磨殆尽。
这些问题,很多人喜欢把它统称为「拖延症」,也急着寻找一剂药到病除的「良药」。但就我而言,我想我的问题其实和棉花糖实验里的孩子一样,自我控制的失效才是症结所在。这里的自控,不止指管住自己的注意力(对外界的诱惑),还有自己对自我能力的控制(自我认知),对心理状态的控制(自我调节)。
自控力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人们可以通过训练有意识地去培养这一能力,无论你尚处于青春期,还是患上烟瘾多年。 ——《拒绝棉花糖的大脑》
找到了原因就想动手去解决。看过《番茄工作法图解》 后,我意识到这个被大家赞誉不止(同时质疑不止)的方法可能会打破我现在的困境,于是在半信半疑中开始了实践。在完成 1700 个番茄后,我想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和满意的结果。无论这套方法论在理论层面上被人如何质疑,但是我想用我的实践来告诉你:如果变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行动派!
番茄土豆大作战:番茄工作法简明教程番茄工作法说来极其简单:每工作 25 分钟(即一个番茄时间),休息 5 分钟。每 4 个番茄时间后休息 15 分钟。但是想要完全达到 Francesco Cirillo2 所设想的效果,要做的可不止扭番茄钟这么简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番茄工作法图解》里是用最原始的纸笔来进行的,但是在 Mac 和 iOS 上有和番茄工作法完美契合的「番茄土豆」应用。3
从收集想法、规划任务到专注工作、归纳分析,番茄土豆提供了完整的工作流效率管理。
如果你想开始尝试番茄工作法,它绝对是最佳选择。然而,如何算是一次完整的番茄工作法周期,番茄土豆又是如何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流程的?
计划一天的工作始于一份今日待办。
有过使用待办事项或者 GTD 工具的人都知道,要随时把工作任务记下来,形成一份工作清单。但是记在工作清单上的任务,往往不全是今天要完成的(实际上这份清单可能长的让你望而却步)。所以番茄工作法的第一步就是,挑选今日要做的任务,写成今天待办。
从其他软件(OmniFocus、2Do 或者其他待办事项软件)选择你的任务,写进番茄土豆即可。而这一步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量力而行。宁可提前完成所有待办,也不要写过量的任务,让一个帮助你消除拖延的方法本身变成一种拖延。应用里可以对每一个土豆(Todo)写上预测番茄数,就是为了让你在写今日待办时,大致对今天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时长的估计。别看一个番茄才 25 分钟,但是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一般一天能完成 8 个番茄就很了不起了(这意味着 4 个小时的高效率工作)。
在 1933 年,海德薇 · 冯 · 雷斯托夫进行了一组记忆实验,并得出结论:在一组类似项目的清单中,视觉上孤立出来的项目更容易被记住。例如给你看一张购物清单,其中一项是天蓝色突出显示的,结果比起其他事物,你更容易记住突出那件。这一现象今天被称为「冯 · 雷斯托夫效应」。
一份待办事项是从上到下依次进行,还是从最重要的任务开始,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反正最后是要完成整张清单的)。但是善用置顶土豆功能,能让你更专心于当前置顶的工作,而不会心猿意马。
执行这一步只需要注意几点:
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是一个基本单位,不可分割;一旦在番茄时间内中断了手上的工作(例如刷了会朋友圈),这个番茄时间视为无效,需要重新开始计时;休息的铃声响起则停止手上的工作。这一步看似简单,打开番茄钟做就好,其实也是最难完成好的一步。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障碍,最常遇到的就是番茄时间被打断。
其实中断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见就是「外部打断」。作为学生的我遇到的大多是自习的时候遇到同学来找我讨论和闲聊,往往持续个几分钟。如果你是上班族的话,估计也逃不掉同事之间的讨论或者上级临时找你的情况。对于这类打断我能做的就是提前预估好时间,错开这些社交的时间段,不安排番茄时间。或者戴上耳机,一般情况下不是专程来找我的事都能避过去。
第二种是「内部打断」。例如自己一走神,手「自动」地刷了会朋友圈微博之类的。这种情况只能老老实实的重新来过。除此之外,任务进行到一半进行不下去的事,我其实也时有遇到。一般都是在计划任务时低估了任务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把出现的新任务或者问题记进任务清单(注意不是今日待办),中断这个番茄,转而进入下一个 25 分钟。
番茄时间内被打断了要重头来过,而如果提前完成了任务呢?《番茄工作法图解》中的建议是要进行「过度学习」,即在一个番茄时间内只进行一项任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就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优化。事实上,不论是我在学习或工作中,都发现了过度学习的必要性。刚完成的任务质量往往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当我回过头再去看一遍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不少能再改进的地方。所以最后演变成番茄时间快结束时,觉得还能再改改。
其实在这一步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为了达成高番茄数而完成一个番茄。番茄工作法只是辅助我们工作的手段,看到自己一天完成了 10+ 个番茄确实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为了这种成就感,被打断的番茄不中断,或者在计划的番茄时间内完成其他不相关的事,觉得也是在工作就算进一个番茄,这些行为都和我们使用番茄工作法的初衷——提高自控力——背道而驰。
值得一说的还有 5 分钟休息时间。一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很难做到的是闹钟一响就停下手上的工作,觉得刚进入状态,可以再继续一会。5 分钟的硬性休息看上去很不科学,打断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工作状态。但人是不可能一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的。回想下高中时期,一天中能有几节课是 45 分钟完全集中在课堂上呢?固定的休息是为了让你在一天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不错的效率,看似打断了当前的「感觉」,但是保证了平均效率。在 5 分钟内尽量不要继续思考上一个或者下一个番茄内的事,离开书桌走动一下,或利用这个时间闲聊几句,长远来看效果更好。
记录与分析如果你尝试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时常有计划的任务完不成,或者被打断的次数太多,最后导致番茄工作法坚持不下去的情况。想持之以恒的使用番茄工作法,不光要靠自己下定决心,其实它也是个技术性问题,其中必须要做的是,每天对自己的番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无论周视图还是月视图,都显示周一和周二效率比较高
计划番茄数、完成番茄数和中断原因。仅仅记录这三项就能大大的提高番茄工作法的实用性。其实每天能完成的番茄数是有上限的。但这个上限,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记录的完成番茄数来找规律。
通常我们的学习(工作)都以周为单位安排,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每周的上课时间和兼职时间在一周内是安排好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记录完成番茄数,大致确定一周的每一天能完成几个番茄,再来调整计划番茄数。有课的那天就安排的相对少,自由时间多的那天就相反。同样的,如果你能在中断原因的记录中找出自己的节律,就可以总结在哪一天哪个时段因为哪些原因被打断,下次安排今天待办时,就要相应调整任务的内容。
这一周的重心在学习上
除了能找出自己的工作节律外,记录的作用还体现在对任务难度的量化上。计划任务时,如果不是对某项工作很有经验,很难确定所需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今日待办总是不能完美的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而通过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所需时间,就可以给下一次的计划提供参考,调整不同任务之间的时间分配,让计划赶上变化。
记录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时间
番茄土豆 在这方面就做得远超市面上其他同类应用。因为是 Todo 和番茄钟相结合的 App,你在规划今日待办时就自动记录了工作内容,执行时就自动记录了这项工作所花费的番茄数,或者被打断时候的中断原因。可以说,在记录上番茄土豆替你完成了绝大部分动作。
当然不止记录,在 iOS 端或者网页上的统计界面,才是真正提高实用性的地方。每个周末都会收到自动推送的本周统计邮件,我更喜欢在网上去仔细查看。写今日待办是我都会用#来给任务打上标签。首先看一周整体的情况,在哪些天里完成的番茄数